广德县地处安徽省东南,苏浙皖三省交界处,面积2156平方公里。1998年末人口50.56万人,有汉、回、彝、壮、满、蒙古、布依高山8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占0.02%。辖7个镇,22个乡,280个行政村,13个居民委员会,4214个村民小组,117个居民小组。属安徽省宣城地区。 广德建县已有1800年的历史。春秋战国时称桐*,先后属吴、越、楚国。秦属鄣郡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属鄣县,隶丹阳郡。东汉建安初,孙吴析故鄣,置广德县,取名意在""皇恩浩荡,帝德广大""。之后,从南朝宋永初三年(442)起直至清朝同治三年前的这段漫长时间,由于广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军事、政治等原因,行政隶属关系经多次、反复变更,方稳定属安徽省。1949年4月26日广德解放,初属皖南区行政公署宣城专署。1952年8月起,先后属安徽省芜湖专署、芜湖地区、宣城地区。 广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,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雨量适中,日照充足。广德县地处皖东南边陲,交通便捷。国道318线贯穿东西,省道215线和230线沟通南北,县内乡乡镇镇、村村通公路。广德土地肥沃,资源富饶,物产众多。山林资源:1998年末,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3.7万亩,其中有山地面积171万亩,林木蓄积量157.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.1%。广德盛产""毛竹、板栗""被誉为""竹海栗乡""。境内野生动物达20余种,珍惜野生植物有254科,1043种,较为珍贵的有茯苓、七叶一枝花、吴芋、西洋参、辛夷花、甲片、豹骨等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广德人民不断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抓住机遇,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,把改革开放步步引向深入,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果。1998年,国内生产总值322198万元,比上年增长9.8%。工农业总产值646795万元,比上年增长5%。财政收入14408万元,比上年增长14.6%,县财政连续14年无赤字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97万元,比上年增长8.1%。市场经济逐步完善,农业稳中有增,工商企业在改制中寻找到新的出路,一、二、三产业日趋合理,协调发展。 广德县农业,较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成包责任制,农村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。至1998年末,全县已有27个乡镇,273个行政村,达到了小康指标,占全县乡镇总数的93.1%,行政村总数的97.5%,被省、地评为综合分99.54分。广德县工业,发端于煤炭开采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,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工作,使企业从获生机和活力,有了新的发展。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企业258户,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36户。1998年,全县工业总产值59.7亿元,产销率达到98.4%.全县工业企业,经过推行""扶小做大""战略,全力培植工业骨干企业。 广德县个体私营经济起步较早,发展较快,到1998年底,全县个体工商户达20839户,私营企业526户,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.5亿元。从业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8%,实现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的51%。到1998年底,全县拥有10个专业乡镇,32个专业村。 广德县交通运输、邮电通讯事业面貌日新。到1998年底,实现境内国道、省道全面提高路面等级,县乡公路、乡村公路全面开通,并得到良好养护。 广德电信,1993年实现市内交换程控化,长途传输数字化,127无线寻呼系统,900兆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县内大部分地区。1995年5月,实现全县所有乡镇通程控电话。1996年所有乡镇开通129无线寻呼系统。1998年5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。 广德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社会事业,随着物资文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,取得长足进步。到1998年,广德县教育工作战线有教职员工4820人。适龄儿童入学率99.34%。脱盲人员巩固率98%,农村成人技校开办面达100%。建国以来,广德县文化工作繁荣活跃,文艺创作成果显著。